一文读懂|我国服务业标准化现状
- 作者:
- 安徽新天源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 最后修订:
- 2020-09-29 09:30:52
摘要:
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服务业”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经济学词汇,总计达到14次,足见它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重要的战略位置。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标准的需求日益增强,党中央高度重视服务标准化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健全服务业体系,推进服务业标准化”,服务标准化工作已被置于战略发展的高度。
近些年,我国服务业标准化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但无论是标准的制定还是标准化的实施,我国服务业标准化的现状都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
第一、服务业标准化的制度环境尚未建立健全、任务分工还有待明确和细化。政府宏观调控不足,整体缺乏规范化管理,导致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缺乏系统性、有序性和目标性,制约着服务业标准化的发展。
第二、现有服务业标准覆盖领域有限,致使一些行业未涉猎领域无标准可循。当下应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导向,积极组织制定服务业标准,建立健全我国的服务业标准体系。
第三、服务标准化人才队伍短缺,需要不断发展壮大,重视引进和培养标准化岗位的专业人才,加大专兼职标准化人员储备,最大限度改善标准化人才队伍的文化知识和技术结构。
服务标准化对于服务行业来说至关重要,采用标准化的管理有利于服务业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有效的引导消费,拉动内需,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纵观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日益发挥的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服务业标准化任重而道远。
文章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