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柏林:长江形成于8亿年前
- 作者:
- 安徽新天源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 最后修订:
- 2020-11-03 10:42:59
摘要:
关于长江形成的时间地质学家们一直没有给出个准确时间。有的地质学家说形成于1.4亿年前,有的地质学家说形成于2亿年前,而且这些说法也没有确凿的证据。我根据我提出的地球膨裂说认为,长江形成于8亿年前。
1975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震旦系讨论会,建议以李四光、赵亚曾1924年建立的湖北西陵峡东部震旦系剖面为其标准剖面。1982年7月,中国全国地层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晚前寒武纪地层分类命名会议,讨论了震旦系的涵义和使用范围,基本肯定了中国震旦系讨论会的意见。并明确指出,震旦系是上前寒武系最上部的一个系一级的年代地层单位,代号为“Z”,其范围限于湖北长江三峡东部剖面为代表的一段晚前寒武纪地层。
根据用铷-锶、铀-铅、钾-氩等方法测定的震旦系的同位素年龄值,一般介于7.98~8.74亿年之间。晚元古代晚期震旦纪地层分布广泛,构成扬子地台的典型盖层,以长江三峡一带为典型,下统为莲沱组和南沱组,分别为陆相砂岩和冰碛岩。三峡震旦系剖面的莲沱组上部层凝灰岩中锆石的铀-铅年龄为7.48±0.12亿年。根据上述同位素年龄资料,震旦纪的下限推定为距今8亿年左右。
“莲沱组”为一套含凝灰质成分较多的粗碎屑岩组。下部为紫红、灰绿色粗-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及长石砂岩;上部主要为紫红色及灰白色晶屑、玻屑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及岩屑砂岩。交错层发育,厚50—260m。莲沱组为以河流相为主的陆相沉积。形成于晋宁运动之后的古侵蚀面上。各地厚度不同。张惠民等(1982)测得莲沱组形成时的地理位置平均为古纬度25 。康普斯顿(W. Compston)用离子探针方法测得该组中上部层凝灰岩锆石年龄为(748±12)Ma (赵自强等,1985)。
地球膨裂说认为,既然“莲沱组” 陆相沉积层是在长江三峡发现的、8亿年前的、厚50—260m 、以河流相为主的陆相沉积,那么说明在长江三峡形成的、8亿年前的、厚50—260m 、以河流相为主的陆相沉积‘莲沱组’”的河流,一定是长江,因此说长江形成于8亿年前。世界上的河流都没有准确的形成时间,所以那条河流是世界上形成最早的河流就更无从谈起。而地球膨裂说认为,因为“莲沱组”是8亿年前的陆相沉积层,是世界上最早的陆相沉积层,形成“莲沱组”陆相沉积的河流是长江,所以说长江是世界上形成最早的河流。
我已把两篇文章合并,此篇发表,如仍有不妥请再指教。